韩国影视,向来以「敢拍」著称。
敢的前提,是真实。
对生活的拿捏落到实处,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最近,又杀出一部冷门新作。
由实力女星裴斗娜领衔,以一种血淋淋的方式,聚集职场打工人的真实处境。
随着资源的放出,豆瓣评分从开分的7.5,一路涨至7.9分。
超过了《分手的决心》与《狩猎》,成为2022年度韩影最高分。
鱼叔预测,这评分应该还会继续涨。
毕竟电影的内容,实在是能够戳中无数普通人的心。
职场PUA、阴阳合同、资本剥削,被逐个踢破。
不少网友都看到了自己遭遇过、或身边发生的血淋淋的真相。
今天,鱼叔就来重磅推荐一下——
《下一个素熙》
다음 소희
故事从一名职高生素熙说起。
临近毕业,她需要完成最后的学分,实习。
班主任眉飞色舞地递来一份简介,内推她进入一家大型通信公司的客服部。
据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大企业岗位。
「咱们素熙真是苦尽甘来呢」
走进公司,素熙却感到巨大的落差。
员工们将自己埋进一个个格子间,戴上耳机死盯屏幕。
每个人都操着毫无感情的语调,飞快地与电话那头沟通着。
仅仅旁观了半天,领了一本《话术手册》后,素熙正式上岗。
工作内容,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
分明是客服,公司却称之为「防御机制」。
明面上是为客户解决问题,实则千方百计阻止其解约。
「尽可能让他回心转意」
挽留客户,少不了周旋的话术。
遇上急性子,惹得对方破口大骂也是常有的事。
不时蹦出的脏字,总会让素熙一惊。
更别提,时不时还有变态客户。
粗俗露骨的言语,已经构成了性骚扰。
但素熙不能发火。
因为客户的一个投诉,势必让她吃不了兜着走。
作为职场小白,素熙完全跟不上节奏。
任务量拖沓,频遭投诉,她显然需要更系统的培训。
组长的教诲,听起来更像是威胁。
「你再这么干下去,是干不了多久的。」
忍气吞声,只为了捱到发薪日。
可拿到工资条,素熙却傻了眼。
合同上分明写着月薪160万韩元(约人民币8480元),到手却连一半都不到。
她忿忿不平找到组长,却被对方以合同犄角旮旯处的隐藏条款轻易驳倒。
薪资的组成,是「底薪+绩效提成」。
素熙的绩效连合格线都没达到,自然拿不到提成。
更可怕的,是公司窒息的氛围。
每日早晨,都少不了一场批斗大会。
谁的业绩拖了后腿,谁昨天又挨客户投诉。
社长一来,连组长也跟着挨训。
「你这组全是废物吗?」
一团阴云,笼罩在每个人头顶。
最先崩溃的,是组长。
每一个飙脏字的客户,都需要他回访安抚。
再后来,他被发现烧炭自杀。
静静地,趟在公司楼下的车里。
总公司的领导闻讯赶来,配合警方走了个流程。
案件定性为「因渎职而自杀」,很快就抚平了风波。
第二日,新组长走马上任。
没有表示哀悼,甚至没时间认识员工,便火急火燎地催促大伙复工追赶进度。
随后,掏出一沓保密书,要求每个员工对老组长的死保持缄默。
在保密书上签字的那一刻起,素熙变了。
她成为了办公室里最「卷」的那一个。
不再怀疑是否侵犯了顾客的权益,能忽悠一个算一个。
就连休息透风的时间,嘴上也挂着业绩。
她一跃成为了公司的绩效冠军。
直到第二个发薪日,她再次傻眼了。
公司以她是实习生为由,暂扣了她的提成,要等两个月再发给她,为了避免实习生提前辞职。
不仅解释毫无道理,新组长的劝慰更是荒诞无比。
「你就当在银行存了一笔钱。」
素熙多次讨要薪资不成,反而遭到了组长的羞辱。
「穷」,彻底踩中了素熙的雷区。
她奋力挥拳将组长击倒,也因此被停职处罚。
「穷酸样,你就这么缺钱吗?」
此后几天,素熙消失了。
再见到她,已是水库中湿漉漉的尸体。
本片导演郑朱莉,曾凭借处女作《道熙呀》一战成名。
细腻的女性视角,令许多观众别开生面。
郑朱莉与裴斗娜
本片中,她与裴斗娜再度合作,一丝一丝地揭开真相。
经过法医鉴定,素熙死于自杀。
事实确凿,负责此案的吴警官(裴斗娜饰)却不愿放弃调查。
她要挖出,一个高三女生的自杀,究竟是谁的错。
怪父母?
自杀前,素熙曾在家中呆了数天。
甚至曾经自残,一度有轻生的倾向。
按理说,朝夕相处的父母应该最了解女儿的情绪。
可是,父亲却完全不知道素熙说过什么,是什么状态,连自残的事情都不曾知道。
反复提及的,只是劝告女儿好好工作。
不过,父亲也有自己的说辞。
他声称,自打女儿实习后,他们见面的时间屈指可数。
有聊天记录和工资条为证。
素熙每天清早出门,从未在晚上八点前下班。
累死累活,一个月却只能拿到合同工资的一半。
怪公司?
企业领导们立马给出了自己的辩词。
第一,规定合法。
公司按照绩效算工资,能者多劳。
效率高的员工都可以按时完成工作量,准点就能下班。
第二,素熙家境贫困。
如果不是家里条件太差,也不必拼死拼活工作。
总结起来一句话,这是职员们「自发自愿」加的班。
这些话术,自然经不起推敲。
吴警官很快发现,这家公司玩得一手阴阳合同。
但,一位高管的发言,堵住了吴警官的嘴。
警察的职务范围,是调查素熙的死因,而非揪着阴阳合同。
如果素熙觉得太苦太累,完全可以申请辞职。
因此,她的自杀和公司没有关系。
「如果觉得困苦,直接辞职就可以吧」
一旁的社长更是借机大吐苦水。
这分明是学校的问题,公司也是受害方。
「竟然把有这么严重问题的学生扔给我们」
怪学校?
素熙的同学,向吴警官透露了压力的来源。
实习生被企业辞退,必将被视为奇耻大辱。
学校会给辞退的学生戴上红色名牌,安排其扫厕所、扫垃圾场,以示羞辱。
可班主任却一脸无辜。
自己也要看企业的脸色,不然以后学生们没办法再进入公司工作。
他这是为全体学生考虑,顾全大局。
教导主任更是言之凿凿,一切为了就业率。
一旦就业率滑坡,教育局就会削减学校的资金。
届时,老师丢饭碗、学校倒闭都有可能。
「教育厅只会用这个评估学校质量。」
怪教育局?
专员们也很委屈。
不同地区的教育局也要相互竞争,通过「就业率评估」拿教育资源提成的。
既然上头只看数据,他们为什么不能通过数据来管理学校?
一位专员的话,更是让吴警官的调查陷入了死局。
她劝告吴警官,自己也只是吃公家饭的,上行下效罢了。
结构性困局面前,个人的挣扎显得无比渺小。
「接下来呢?」
东亚社会,大抵相似。
韩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总以近乎自虐的形式自省。
也一次又一次刺痛中国观众的神经。
豆瓣上,《下一个素熙》评分一路上涨,也足见网友们的共鸣。
这些问题,在我们身边也比比皆是。
不久前,某汽车大厂爆出实习生险被性侵事件。
针对受害女生未被留用,蔚来方面发布声明。
因无编制未留用。
避重就轻的说法,揭开了诸多大厂的残酷真相。
许多实习生干着与正职员工一样甚至更甚的工作,却只领取微薄的薪水。
等实习期满,企业内根本没有编制供他们转正。
这摆明了是榨取廉价劳动力。
在我们的银幕上,真实的血肉却越来越少。
当下的国产影视,依旧爱拍奋斗,痴迷所谓的平民叙事。
可起手一套四合院、出场便是Loft公寓的生活,终究是绚烂的肥皂泡。
轻易地吹起,又软踏踏地被现实刺破。
而《下一个素熙》呈现给我们的,不止敢拍,而且会拍。
作为一位女性,导演郑朱莉没有采用激烈的抗争撕裂社会疮疤,也没有书写一出女性互助的复仇爽文。
而是用一个精妙的设定,在看似无解的问题中寻一个解。
吴警官,其实曾与素熙同是舞室的学员。
调查过程中,她在警察局的遭遇,与素熙也有相似之处。
由于纠缠案件不放,引得上司勃然大怒。
上司飙脏字,秀权力,不断地施压,上演另一出职场霸凌。
「为什么非得鸡飞狗跳找狗屁动机?」
或许,吴警官注定是个悲伤的理想主义者。
面对的,是上司的厉声质问,为什么非要蹚这种浑水。
愤怒的反问,最终只能消散在繁杂的卷宗记录中。
她又何尝不是「下一个素熙」?
「孩子们一个接着一个死掉,却只会关注就业率。」
「各部门睁眼瞎才造成这种局面的不是吗?」
逼死素熙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社会气候。
她曾不止一次求救。
第一次自杀被救起,回家的路上问母亲,自己能不能离职。
结果被忽视。
她又找到班主任倾诉。
却被痛骂不懂事,做了损害集体的事。
「你这是在砸学弟学妹们的饭碗啊」
班主任还以自己类比,不断开导素熙。
任何工作都一样,有好有坏,有喜有悲。
关键就在一个字,忍。
「社畜工作不都那样嘛,我不也一样嘛」
如是话术,多么耳熟。
以致于当大学生以孔乙己自嘲,试图脱下长衫时,这些声音都不绝于耳。
似乎,只有肯吃苦才能受到尊重。
可事实上,吃苦的人反而更被看不起。
这是一个时代的悖论。
每个人都困在系统里,卖命奔跑,为了一个许诺的光明未来。
时代飞驰不息,可个体的理想仍然便秘。
那些呐喊与彷徨,好似都不曾被听见。
只留下一声声的「坚持住」,将素熙们推上绝路。
反正,素熙怎么选,都是她自己的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