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即将结束六天访华行程之际,在美国驻华大使官邸举行新闻发布会。
“不可否认,当前的中美关系比去年这个时候更稳定。”耶伦在开场发言中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她与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有过三次会面,两国在经济和金融工作组的机制下,进行了实质性的深入对话。同时,她也在发布会现场宣布,美国下周将举办两国经济团队共同参与的第四次经济、金融工作组会议。
4月8日,耶伦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身后的中式屏风点缀着寓意吉祥的富贵竹 图/澎湃新闻记者 王露
谈及中美经贸交流机制的重要性时,耶伦表示,美方能够通过交流增进美国民众的利益,确定经济政策的优先级,也更深入了解了中国的经济政策。“我们直接传达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关切,中美两国也澄清了潜在的误解,以防止双边关系在无意识间走向恶化。中美也在利益一致的问题上重新启动了合作。”
去年9月,据中国财政部消息,为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根据何立峰与耶伦达成的共识,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在过去半年内,这两个工作组分别举行了三次对话。
同时,耶伦还总结了此次访华在三个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中美双方同意就两国及全球经济平衡增长开展密集交流;双方正在扩大共同打击非法融资方面的合作;并将继续进行一系列金融技术交流。
“我再次强调,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中美两个经济体已经深度融合,全面分离对我们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不过,耶伦也表示,她也向中方官员提出了美国对“产能过剩”问题的担忧。她称,这些担忧不会在一周或一个月之内得到解决,中美双方将在专门的框架之下进行更加详细、针对性的讨论。
对于耶伦提到的“这些担忧”,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4月5日接受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高级外交政策记者汤姆·奥康纳专访时谈道:“有些人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这是一个伪命题。全球范围来看,优质产能不是过剩,反而是严重不足。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能否从发展优质产能当中受益,是对人类良知和能力的考验。”
何立峰和耶伦4月5日至6日在广州举行多轮会谈,据中方新闻稿显示,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重要共识,就两国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中美经济关系及全球性挑战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一致同意在中美经济和金融工作组项下讨论中美及全球经济平衡增长、金融稳定、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合作等议题。中方就美方对华经贸限制措施表达严重关切,并就产能问题作出充分回应。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延伸阅读
媒体:耶伦二次访华 中美会谈中罕见出现"一致同意"
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行程即将结束。
这是时隔9个月,美国财长再次访华,相关行程备受瞩目,网上也有不少耶伦在其访华行程第一站广州的细节内容。
耶伦抵达广州,微笑走下飞机
但在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不明朗、不稳定,中美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耶伦此次中国行的最大看点应该是,此次访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中美能否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以及如何负责任地管理好双边经济关系。
对此,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耶伦在广州举行的多轮会谈,以及耶伦在启程访华前和访华行程中不断强调的议程,提供了一些答案。
中美“谁也离不开谁”是客观现实
据新华社报道,4月5日至6日,何立峰与耶伦在广州举行多轮会谈时,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重要共识,就两国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中美经济关系及全球性挑战进行了深入、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一致同意在中美经济和金融工作组项下讨论中美及全球经济平衡增长、金融稳定、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合作等议题。
近年来,美国不断强调与中国是“激烈竞争关系”。在此背景下,中美双边会谈时出现“一致同意”这样的词汇并不多见。这反映了中美经济关系“谁也离不开谁”的客观现实。
不仅如此,中美两国的相关政策,对于两个经济体和全球经济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以美国为例,自2023年年底以来,外界普遍认为随着美国通胀率迅速下降,美联储将在今年多次降息。但随着今年以来美国通胀率高于预期,非农就业报告强劲,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热度较高,一些美联储官员已转为鹰派,不主张今年降息。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在其最新预测中也警告,10年后美国联邦债务有可能高于“二战”时水平。
如果美联储要降息,防通胀再升、控制债务短期急剧上涨就是最大挑战。而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和美债债权人,其决策对于美国也有重要影响。
比如,如果因美元降息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那么美国进口的中国商品将涨价,形成美国担心的“输入通胀”。反之亦然,美国货币财政政策对于中国也有重大影响。
因此,两国密切高层沟通,深入讨论各自的国内需求、投资政策和财政问题,十分必要。
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威胁论”不公道
也要看到,在两国高层沟通反映中美经济关系深入性的同时,美方仍有单方面设置、主导议程的一面。
美国财政部公布耶伦访华行程后,就不断强调将与中方重点讨论“中国电动车、光伏和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冲击问题”。
美国认为,中国对这些行业的持续补贴导致产能过剩,并廉价输出海外,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应产业造成威胁。这个说法极不公道。
2022年8月,拜登政府通过了500亿美元的《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打乱了全球芯片市场秩序就不说了。在新能源车层面,2021年4月,拜登签署《两党基础设施法》,宣布投入1740亿美元推动美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这1740亿美元中,包括总额1000亿美元的消费者退税优惠,450亿美元用于校车和公交车电气化,150亿美元建设50万个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其中的50亿美元下拨给美国各州政府,用于在主要公路沿线构筑快速充电网络。
结果两年多过去,美国仅有4个州建成并投入运营共7家公共充电站、总计38个充电桩。
竞争不过就说是威胁,这一点值得警惕。因为,这预示着美国有可能在所谓操纵汇率、贸易失衡等老议题之外,设置出一个中国“产能过剩威胁”的新议题,甚至有可能以此为由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动“新关税战”。
中美两国应当做伙伴而不是对手
对于美方炒作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中方“作出充分回应”,同时就美方对华经贸限制措施表达了严重关切。
有一致同意要做的事,有充分回应和中方严重关切的问题,这反映了中美经济关系最真实的一面:合作与博弈并存。夸大任何一面,都可能失真。
中美经济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图为中美国旗资料图
但正是因为中美关系棘手,双方才应保持密切沟通。对于耶伦二次访华,国际舆论多持积极看法,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稳定的期待。
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会见了耶伦。李强表示,中方希望中美做伙伴而不是对手;耶伦也认为美中双方应当坦诚沟通,避免误会,共同推动美中关系稳定发展。
耶伦是今年以来首位访华的美国政府高层官员。而在耶伦结束访华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有望在未来几周访华,美国防长奥斯汀也将与中方同行举行会谈。
美国在大选年通常不会发起主要的谈判或双边倡议。但中美高层保持密切沟通,对于夯实中美关系基础,拓展可合作空间意义重大。这应是耶伦此次访华体现出的最大价值。
发表评论